遺傳身高計算方法
兒童的身材受到他們雙親身高的影響,根據雙親身高計算兒童的遺傳身高或稱為靶身高已在兒科臨床得到廣泛應用。CMH(the 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方法,即父母平均身高十6.5 cm為男孩靶身高,父母平均身高一6.5 cm為女孩靶身高。該方法從上世紀70年代起被普遍使用。具體公式是: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由于我國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明顯,上一輩有很多可能因營養不足或有疾病時未得到更及時、有效治療而使身高增長充分,現在的孩子成年身高常常高于遺傳身高。且CMH法把遺傳因素占到100%,這明顯不合理。同時,遺傳身高近年來還發現有回歸現象,即:夫妻雙方都較高的,孩子遺傳身高會比計算出的略低,夫妻雙方都較矮的,遺傳身高會比計算出的略高。因為高個找高個結婚、矮個子找矮個子結婚更常見,而人類并不因這種現象而出現身高差異逐漸加大。
部分學者通過充分研究,提出了新的靶身高計算方式,FPH(the Final Height for Parental Height)法,經國內部分地區驗證,證明更為準確、合理,因而目前已經替代前面所說的CMH法。
FPH法的公式是: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①計算公式是經過統計學處理后得出,只有約95%的正常人在此范圍內,不一定人人能達到;
②計算出的中間值后面的±5.29cm,是統計學上的標準差,正常人可能高于或低于中間值,但并不代表完全正常的人通過平衡的營養、良好的睡眠和鍛煉就能在遺傳身高基礎加5.29cm;
③遺傳身高只是完全正常人應該達到的成年身高范圍,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達到。千萬不要因計算出的遺傳身高尚可而不重視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矮小也是一種疾病,時常會有父母身高都高者孩子矮小,因為父母身高高,并不能代表孩子絕對不會有生長素缺乏等疾病;
④父母身高較矮者也不要過于悲觀。家族性矮小,目前可歸為特發性矮小類,多數情況下,只要骨骺未閉合,可以通過適當治療,在一定程度是提高終身高。同時,由于父母過去都未進行過任何矮小方面的檢查與治療,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沒有影響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現在可以檢查,并可得到有效治療,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過檢查、治療達到比較理想的終身高;
⑤由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食品中性激素時常難免,保健品中性激素更為泛濫,加上不良信息過多刺激,孩子發育普遍提前,性早熟也明顯增多。不能因為孩子身高尚可或較高而不重視孩子發育情況,性早熟時由于發育過早,身高常高于同齡人,但停止生長也早,將來身高反而可能更矮。一旦青春期結束,生長就會停止,再無治療可能。
⑥預測成年身高最準確的方法是通過準確評估骨齡后預測。因為計算遺傳身高時只考慮父母身高,并不考慮孩子現身高和當時的骨齡。如果骨齡大于年齡,后期生長空間會較小,成年身高會較低,而骨齡小于年齡,則后期生長空間會較大,成年身高可能較高。由于骨齡是人的生理年齡,應該與現實際年齡相符,如果相差過大,常常是因疾病造成,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⑦首先在日本,現在也包括我國臺灣地區和部分西歐國家,對所有生長期兒童、青少年每兩年免費拍一次骨齡片,以便及時發現生長發育方面的異常情況,從而及時治療,值得國人借鑒。
相關推薦
-
-
骨齡越小身高追趕機會越多 青春期前怎么吃才能讓身高更理想?
青春期前的身高增長占人體終身高的80%左右,骨齡越小,身高的潛力和調整空間就越大。人的骨骺在14、15歲時候就會閉合, 一旦骨骺閉合,長高的機會為“零”。年齡越小,身高追趕機會越多。怎么吃讓身高更理想?
-
-
Turner綜合征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患有Turner綜合征的女孩在出生時即表現為身高、體重的落后,手、足背明顯浮腫,頸側皮膚松弛。出生后身高增長緩慢,比起同齡的孩子個子明顯矮了許多,長大后身高在139-147厘米之間。
-
-
我要做籃球運動員
我是十五歲的初中生,身高只有1.3米,我是從今年2月份開始使用安蘇萌的產品,打針打了有半年多了,身高從1.3米長到了1.4米,長高了10cm,在我打針之前,別人以為我是個小學生,這讓我很自卑。自從我長高了,在班里也變得自信了,我要長到1.8米,我要做籃球運動員!